“樱花女王”、河南籍旅日画家吕娟 “一路 文化先行”中日当代书画——吕娟作品座谈会会场 与会嘉宾观看吕娟女士在“一带一路”河南艺术周上的《牡丹与樱花的对话》画展 由河南省文化厅主办,省美术馆、省文化馆承办的旅日画家吕娟《牡丹与樱花的对话》画展在“一带一路”河南艺术周上广受好评。近日,“一带一路 文化先行”中日当代书画座谈会暨吕娟艺术研讨会在郑州举办。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巡视员郭俊峰、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康洁,河南省美术馆、省文化馆、省少儿图书馆的负责人以及省内著名画家代表,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先生一行专程从日本来到郑州参加了上述活动。鸠山由纪夫前首相作为一向主张推进日中友好的政治家,十分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给予高度评价。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致辞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观看过旅日画家吕娟女士在“一带一路”河南艺术展演周上的《牡丹与樱花的对话》画展后,激动地说:‘一带一路’的目标不仅仅是‘繁荣’,更重要的是‘和平’,和平最重要的一个元素是‘文化’,从这个视角出发,吕娟女士的画展已然成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一部分”。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致辞中多次坦言为吕娟女士画作的精神和内涵而感动,称赞她的画作不仅融合了中日绘画的技法,还是“用心”之作,在当下意义非凡。“李克强总理正式访问日本,让长期以来在曲折中前行的中日关系终于出现了改善的迹象,中日关系要从政治上根本解决,还是要依靠源自于民间的力量,源自于文化的力量。”鸠山由纪夫前首相还表示,牡丹和樱花分别是中日的国花,在两国民众中都有特殊的文化蕴意。但是,日中两国一衣带水,却很少有人想到用艺术的手法让牡丹与樱花对话。吕娟女士在日本留学、工作、生活多年,对日中文化的共性和个性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成为第一个让牡丹和樱花进行对话的华侨画家。这种对话,需要用心去倾听,用情去关注。我希望这样的画展,不仅能够促进中国人对樱花意蕴的了解,也希望它能够促进日本人对牡丹意蕴的了解,更希望今后日本画家也能够推出类似的画展。 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巡视员郭俊峰致辞 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巡视员郭俊峰在致辞中称赞河南省旅日画家吕娟女士的绘画艺术成就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成果。他相信此类民间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必将进一步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推动双方文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彰显东方文化的艺术魅力,为促进中日友谊、合作、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他说,鸠山由纪夫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长期从事中日友好工作,为推动和深化中日文化交流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日本进行的正式访问,预示着中日友好事业再次启航,相信在中日两国尤其是民间力量共同努力下,中日友好事业将再续新的篇章”。 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康洁致辞 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康洁在会上致辞时说,中日两国文化背景相似,有着共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文化艺术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延续与传承。她相信,在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努力下,一定会使两国悠久文化交流与民间友好的根基焕发新的活力。并称赞道:郑州为世界呈上一个吕娟,吕娟为中原增添一抹炫彩。 河南省美术馆馆长化建国、副馆长于会见等著名画家在会上就吕娟女士的绘画成就、绘画风格和绘画语言等进行了研讨。称赞她融汇中日两国绘画技法,使东方的写意精神和西方现代性有机结合,墨韵飞扬,“意”和“象”之间把握有致,具象和抽象间找到了自己的语言。 吕娟自被美国集邮集团中国艺术基金会推荐登上美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邮票以来,得到的国际画坛和艺术博物馆、藏家的重要关注,纷纷伸出橄榄枝,希望合作和收藏。吕娟现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旅外女画家之一。这不仅是中国水墨绘画艺术的自豪,也是中国画家的骄傲。 “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女人,一个到了日本才开始学日语,能在短短时间成为商业界的名星,并横跨不同产业,堪称奇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节称她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因为艺术可以跨越民族、战争和国界而永恒。国际画坛界称赞她为"樱花女王"。河南省政府领导赞她是"河南飞出的金凤凰"。 吕娟女士是日本社会并不陌生的华侨实业家。她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到日本留学、工作、生活已经近30年了。近年来,她在工作之余重新拿起自幼喜欢的画笔,先后在日本著名华人水墨书画家、东京新画派创始人金醒石和日本著名书画家福田千惠女士门下学习各种画作,不仅注重中日文化的融合,更努力创造自己的特色。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表示,吕娟女士出身于中华民族和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河南,这种文化已经融入到她的血液之中,形成其画作的文化底蕴。 吕娟引用了毕加索对张大千说的话:“配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的,第一是你们中国人;其次是日本人,而日本的艺术又源自于中国”。然后吕娟说道:“旅日近30年,一直在听从内心对艺术的呼唤。艺术无国界,经过“一带一路”的洗礼,对艺术境界的追求永无止境。非常感谢鸠山先生与夫人在百忙之中,不远万里前来观看我的个人展览。最后,感谢从世界各地赶来的‘铁粉’们,有您们真好”! 对艺术吕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她说:艺术是不被禁锢的思想和不被世俗左右的眼光,是敢为人先和勇于挑起社会责任的担当。她为自己画日本画、画日本国花能被日本业界和专家所认同而感到欣慰。她表示:历史会告诉我们,中国有中国的美术传统和体系,经过“一带一路”的洗礼,中国绘画必将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吕娟的新彩墨在海内外颇有影响,无论从年轻人到中高年及各年龄段人群中都很具人气,她的画作色彩独特鲜明,画风新颖,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她画的樱花系列,气宇非凡、千姿百态、独具一格,可以从中发现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被誉为"樱花女王"名不虚传。 吕娟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说:一个人生下来就有各自的禀赋、所以笔性的形成是通过周边的环境影响和学习潜移默化的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把自己未开发的潜在意识用最大力量发挥出来,这在我的绘画里能有的表现,给观者一种视觉冲击,通过我的作品可以看到对樱花的精神表现。不是表现外在的事物,我的画不是要帮助你的智慧,而是最好运用你的智慧自己去感受找寻"画因"。绘画是内心的冲动,"艺术是内在行为的本质",我要寻求"欲望"精神上的需要……我经常在思考:为什么要画画?怎样画?画画的目的是什么?画布(画纸)就是一个行动的舞台,所表现的是画家的思想,感性和灵性。 吕娟赞同马蒂斯“绘画像舒服的靠椅,使人得到秩序、平衡、节奏的安乐享受,使疲乏的身体得到恢复的艺术”的论断,强调艺术的单纯性、平衡性、安静性和愉悦性。愉悦性的感觉是艺术美的主要内涵和目的。这里包含了理性:视觉形成的和谐安排与感性中画家个人情绪的表现。 吕娟说,我们应该忠实于自己,忠实于大众,面对社会、面对生活,画家更应有其庄严的使命感,把当代社会广大人民生活投射入作品中,写出时代的生命。大众的心声成为人类心灵的力量。作为一名中国的画家应该有民族自信心,不自弃于自己的民族,关心民族和世界的忧虑,在表现形式上,要学习和吸收世界现代绘画的好经验,也要从中国绘画的精神传统吸取精华;"以古润今",使绘画发挥强烈的感染力,才能扎根在民族与世界结合的土壤里,开出艺术美丽之花、丰硕之果。 魅力中国,闪耀世界。我们期待吕娟创作出更多的有些作品,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在做新的更大的贡献! |
GMT+8, 2025-5-6 01:32 , Processed in 0.1755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